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-《明天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五十六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之心
    于谦还是有些不可思议。
    于谦知道宫中有钱,但万万没有想到宫中有钱到了这个地步。
    这也是朱祁镇在很多事情上,大包大揽的原因。
    什么没钱,内库出五十万两,这个也没有钱,再出五十万两。
    于谦说道:“陛下,您说这个是什么意思?”
    朱祁镇说道:“让我看来,从古到今,天下人都是出土了刨食,百姓也是,朝廷也是,但是土地能养得人是有限的。大明从开国到而今,人口最少增长了数千万。我自信在大明诸帝之中,也算是拔尖的一个,这个问题,我不来解决,难道留给子孙,最少太子是解决不了这么问题的。”
    于谦其实也隐隐有所感觉。
    少府其实是北中国的商业霸主。特别是铁业绝对霸主。在其他方面也有插手。
    只是少府大多时候是生产,并不参与下游商业行为。各地铁匠铺都是卖铁,而这铁都是有商人从遵化卖来的。
    北京马市之中马,有不少都是皇家马场出产的。
    只是少府并很少与百姓发生关系,即便是最接地气的产业,在京城之中收租,也是与这些店家发生关系,并不直接与百姓相关。
    而且北京本来就是各方面都有皇室的影响力,百姓也习惯了与宫里面的人打关系,不像外地的人那样大惊小怪。
    这些东西不细想,是想不到的。
    毕竟,而今大明商业与官场联系的并不是太紧密的,刚刚有些苗头的晋商,也在扬州盐案之中,被当头一棒。
    不如后世官场几乎与商业抱团了。
    所以于谦不清楚,也是正常。
    朱祁镇见于谦不说话,说道:“先生,你觉得怎么样?”
    于谦说道:“陛下,少府种种,不管是官山海之策,陛下何以觉得少府可以养人?”
    于谦的评价一针见血,点出了少府能赚这么多钱的原因,少府本质上是管仲提出官山海这个政策的延续,是因为垄断地位才有现代的成就。
    特别是铁。
    盐铁专卖古代都有。
    而今不过是换了一模式而已。
    朱祁镇说道:“先生可看过端木子?”
    于谦说道:“看过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